您的位置:首页>综合
  • 一把刻刀闯天下,从钢塑作品到珠宝微雕 他将荆楚匠心“雕”进《国家宝藏》 每日速递

    2025-10-15 09:24:21 来源:


(资料图)

吴昌明在雕刻创作中

吴昌明钢塑作品   通讯员供图

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讯(记者陈勇 通讯员吴厚雄)10月13日,在周大福文化产业园的工作室里,吴昌明盯着电脑上的3D珠宝模型,鼠标移动的轨迹,像极了他年轻时握刻刀的姿势——稳、准,带着一股子踏实劲儿。这位从孝感走出去的艺术家,三十多年来揣着一把刻刀、一颗匠心,从孝感到武汉,从武汉到南方沿海,把泥塑、钢塑、金塑的印记,刻在了全国不少重要场馆里,连《国家宝藏》的黄金宝藏系列作品,都出自他的手。

时间倒回1997年,刚在孝感老家摸熟了泥塑技巧的吴昌明,一头扎进了湖北省美术学院伟立科技公司。那会儿他干的是大型雕塑和工艺礼品的技术培训,手里的泥巴在他掌心能“听话”地变成各种造型,也正是这段日子,让他摸清了雕塑从“做出来”到“教出去”的门道,为后来的路打下了扎实的底子。

1999年,20多岁的吴昌明南闯深圳,第一份工作是深圳雅艺模型工作室的雕塑见习生。他每天最早到工作室,最晚离开,手里的刻刀磨了又磨,从模仿到创作,慢慢在深圳的雕塑圈站稳了脚跟。之后的几年,他从东莞赫山工艺厂到深圳百铁工艺厂,再到金至尊珠宝、周大福珠宝,手里的工具换了一茬又一茬——从泥塑的刮刀,到钢塑的焊枪,再到珠宝雕塑的细刻刀,他的技艺也跟着“升级”,从大型雕塑的“大开大合”,练出了珠宝微雕的“精雕细琢”。

在外打拼多年,吴昌明心里始终揣着“湖北情结”。2016年,他回到武汉汉正街,开起了自己的工艺品批发店,把在外学到的技艺和审美,融入到湖北的工艺品市场里。两年后,他又带着团队走遍全国承接雕塑工程,荆楚大地的文化底蕴,成了他作品里最独特的“底色”——那些陈列在各地场馆的雕塑,总能让人隐约看到湖北山水的大气、楚文化的灵动。

随着科技发展,吴昌明也跟着“赶潮流”。2020年起,他转型做3D绘图师,从“手上功夫”到“电脑功夫”,他又拿出了当年当见习生的劲头,一点点摸索建模软件,把传统雕塑的立体感和细节美,完美呈现在数字模型里。2022年底,他加入周大福文化产业园,将珠宝设计与传统文化进一步结合,而那些出自他手的作品,早已成了“湖北工匠”走出家乡、走向全国的一张生动名片。

如今,无论是大型场馆里的钢塑作品,还是精致的黄金珠宝微雕,吴昌明始终记得自己是从孝感走出来的“手艺人”。他常说:“雕塑这行,靠的就是踏实——一凿一刻不能急,就像咱湖北人的性子,稳得住,才能出好活儿。”这份扎根荆楚的匠心,也让他的作品,始终带着一股浓浓的“家乡味”,在全国的艺术舞台上,静静诉说着一位湖北艺术家的坚守与成长。

关键词: 作品 湖北 珠宝 雕塑 吴昌明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
  • 诺德MAXXDRIVE® XD/XJ:为起重机量身定制的高效驱动解决方案

    2025-03-17

    起重机作为一种高度复杂的运输系统,其运行涉及多个运动维度的精确协调。在典型的起重机操作中,起升机构负责垂直方向的载荷移动,大车机构实现水平方向的整体位移,而小车机构则完成精确的定位调整。这些运动往往需要同时或交替进行,这就要求驱动系统中的减速机必须具备出色的负载能力和精准的控制性能。针对起重机系统的特殊需求,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