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综合 >
  • 联合国粮农组织拉响粮食安全警报 人类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

    2022-05-23 10:24:24 来源: 中华工商时报

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近日发出“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的警告话题冲上热搜。当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价格已上涨了30%左右,如果持续下去,未来很有可能会超出农业发展薄弱国家的承受范围。

世界第二小麦生产国印度日前发布小麦出口临时禁令,此举也引发了强烈反应,次日七国集团(G7)谴责了这一决定。由此,粮食安全话题热度加速提升。

俄乌冲突、能源价格上涨、粮食能源化、气候变化、新冠疫情、贸易限制等多重因素叠加,粮食安全不得不引发重视。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近日表示,近几个月持续的国际纷争或可导致全球五分之一人口即多达17亿人陷入饥饿当中。相关数据显示,国际纷争或可导致大麦、小麦等主要农作物总产量降低,占比可能达到30%之多。如果国际纷争继续阻碍粮食大国的农耕节奏,阻碍粮食运输,那么一些缺粮的国家未来将会遭受饥饿。

事实上,在2021年7月《2021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的发布会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就拉响了粮食安全警报。该组织指出,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全球有7.2亿-8.11亿人口面临饥饿,与2019年相比增加了1.61亿,已无法实现到2030年消除饥饿和一切形式营养不良的目标。据预测,与未发生疫情的状况相比,2030年的饥饿人数将新增约3000万人,说明疫情将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长期影响。

今年3月,联合国粮农组织经济学家莫妮卡·托托娃也进行了预警,2021年俄乌两国小麦出口量占据了全球约30%的份额,全球大约有5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30%的小麦供应依赖于俄乌两国,其中26个国家对两国小麦进口的依赖程度超过50%;今年2月世界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创下历史新高,俄乌冲突给国际粮食价格带来了进一步的上行压力,依赖粮食进口的低收入国家遭受的冲击尤为严重。

近10个月内,联合国粮农组织方面多次预警粮食安全问题,可见粮食安全不仅是一个区域性的话题,而是全球性的的话题。粮食不仅是农产品、商品,而且是事关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产品。粮食安,天下安。这不仅仅适用于一个国家,更适用于全世界。无疑,因新冠疫情影响了粮食的生产、流通、获取、价格等诸多方面,而作为“世界粮仓”的俄乌区域发生战争,也加剧了粮食安全问题。笔者认为,疫情和战争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近10个月多次预警粮食安全的直接原因,但综合而言仍属于短期诱因,粮食安全仍然存在诸多深层次的长期因素,值得探究并引起重视。

有观点分析,粮食安全问题,固然有农业发展不均衡、灾难性气候影响以及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等外在难以控制的因素,但贸易保护、粮食能源化以及热钱对于粮食产品的投机等则是人为因素。还有观点指出,粮食危机不属于供给不足问题,而是粮食能源化、金融市场以及不合理粮食贸易制度等深层原因长期影响了世界粮食市场稳定。

近年来,由于全球对新能源的倡导,以粮食消耗为主的生物能源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无形中也成为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据了解,目前美国36%的玉米、巴西55%的甘蔗用于乙醇制造;全球20%、美国41%、巴西51%、阿根廷17%的豆油,东南亚23%的棕榈油,全球20%、欧盟64%的菜油用于生物柴油制造。

粮价,可谓百价之基。粮价高,随之影响物价上涨,也将深刻影响着各个国家与地区。可以说,粮食的价格是检验粮食市场稳定的一个标尺。粮食的需求消耗大,粮价必然上涨。生物能源行业的发展无疑将加大粮食的消耗。所以,就长期来看,粮价上涨非常影响粮食安全。

由此,我们非常有必要深刻理解隐藏在粮食危机后面的能源问题,以及由能源危机延伸出的气候危机。面对人类社会的共同危机,更需要的是共识与协作,才能更快战胜危机。因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多次预警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唤起的是对于疫情与战争危害的关注,更应唤起我们对于全球共识与协作的重新认识。(何翠云)

关键词: 联合国粮农组织 粮食安全 粮食危机 粮食价格上涨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