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记者 倪浩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德国特约记者 辛斌 昭东】中国商务部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78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5%。从来源地看,韩国、美国、德国对中国的投资同比呈现大幅增长,三国实际对华投资分别增长76.3%、53.2%、80.4%。对于近期部分西方媒体看衰中国经济、断言中国投资吸引力下降的言论,该数据可谓给予有力回击。多名专家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撤出中国”已经成为外媒一个常态性炒作话题,现在新冠肺炎疫情确实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都带来挑战,但外资一直没有放弃中国市场,只要在华外资和中国人、中国市场一起迈过这个坎,就会柳暗花明,疫情过去,外商投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12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吸收外资主要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增长快,去年前4个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38.6%。在去年高基数的基础上,今年前4个月又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增速达到20.5%;二是含金量足,高技术产业引资发挥了较大带动作用,1-4月同比增长45.6%,高于平均增速25.1个百分点;三是大项目稳,各地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积极开展招商引资。今年前4个月,我国新增合同外资1亿美元以上大项目185个,相当于平均每天有1.5个外资大项目落地。德国大众、韩国浦项、美国开市客、日本日立等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大项目到资情况良好,有力带动我国引资快速增长。
全球最大化妆品集团欧莱雅近日宣布,在上海设立其在中国首家投资公司——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欧莱雅表示,欧莱雅中国是欧莱雅集团到目前为止唯一一家设投资公司的分公司。跨国企业在疫情情况下依然选择上海,选择在华扩大投资,对此,束珏婷表示,这充分体现了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副会长霍建国1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全球跨境投资波动非常大,但中国在吸引外资上一直保持稳定的增长。2021年中国吸收外资再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达到1.15万亿元。他认为,中国拥有全球最为齐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也具有全球超大规模消费市场,充沛的人力资源以及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出台,使得外资一直保持着对中国的投资信心,也视中国为投资热土。
多个外企加码投资
“这就是德国公司对中国的依赖程度”,德国《南德意志报》近日以此为题报道称,因为疫情和地缘政治等因素,一些公司正在寻找在华业务的替代方案。但是,中国市场对德国企业的重要性实在太大,尤其是汽车行业。例如,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及全球供应链短缺等不利因素影响,2022年一季度,梅赛德斯-奔驰仍然向中国客户交付超过19.2万辆新车。对豪华车和电动车来说,中国是“完美市场”。
“放弃中国市场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董事会成员马库斯·卡米思近日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活动都与中国密切相关。巴斯夫目前投资100亿美元在广东湛江建立一个一体化基地。去年8月,巴斯夫与中国杉杉股份成立电池材料合资企业,巴斯夫持股51%。巴斯夫预计,到2030年,中国业务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将增加到50%以上。
今年1月,中国德国商会和毕马威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华德企对下一年充满信心:2021年,近60%的德国在华企业实现业务增长,过半企业期待2022年其所在行业在华能有更好发展。中国市场依旧是德企在全球重要的市场之一,71%的受访企业将继续增加投资,只有4%的企业打算离开中国市场。
此外,其他外资企业也传来加码投资消息,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近日宣布落地上海临港新片区,成为在此落地的首家外资银行;4月28日,德国企业默克宣布将投资约1亿欧元,加速在无锡进行生物制药一次性技术产品制造;宝马位于沈阳大东区的工厂正在全面扩建,位于铁西区的全新工厂也在建设之中,计划今年开业……
给来华投资吃下“定心丸”
德国《商报》近日的一篇文章曾提到,因为中国严格的防疫措施,越来越多外国人正在离开中国。德国SEB集团上海分公司负责人齐默尔曼则表示,当疫情缓解时,许多人会回到中国。《商报》称,与其他成长型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具有高度可预测性和稳定性。外国公司不太可能成群结队离开中国。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外商投资环境会越来越好,并非停留在口号上,中国吸引外资的承诺正在扎扎实实地践行。中国颁布实施了《外商投资法》等一系列的法律规定,对外商利益予以根本性的保障,给他们来华投资吃下“定心丸”。
霍建国也表示,外资来华投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收益的确定性。调查显示,在华外资在中国的投资收益稳定增长,不少外国商会近期也表达了对中国投资的信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4786亿!中国公布今年使用外资数据,有力驳斥“外资撤离”怪论,主流媒体,山西门户。山西新闻网是经国务院新闻办审核批准,由山西日报报...
5月5日,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联合四川大学研发的思想动态感知系统成功上线试运行,依靠前沿技术,量化行为感知,探索新型企业管理方...
5月7日,国家能源集团大渡河公司智慧企业展示中心正式获评全国水电科普教育基地,以充分发挥其科技成果展示和科普基地作用,积极向社会...
5月10日,从广东省调度获悉,1-4月份,国家能源集团广东公司年累计完成发电量108 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6%,机组利用小时高于省内煤电平均水平
5月5日,国家能源集团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颁发的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量化管理级(四级)认证证书,成为发电行业
为深入践行安徽省“两强一增”行动,加快农机新装备、农艺新技术推广,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近日,中联农机向芜湖市三山经济开发区村集...
据世界石油5月11日报道,美国原油周产量三个月来首次下降,暗示油田成本飙升可能会阻碍钻探商扩大产量。油价下跌的原因是,石油消费国正在
自2015年以来,圭亚那共获得了31个石油发现,仅在2022年就有5个新发现。仅从目前正在开发的项目来看,圭亚那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20个产油
①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周四连续第二个月下调202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测,理由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通胀上升和亚洲疫情反扑的影响。②OPEC
鉴于俄罗斯是全球主要油气生产国和出口国,失去在俄业务和资产对全球最大的5家油气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创,由此带来的影响广泛且深远。近
美国租赁协会(American Rental Association,以下简称ARA)发布的最新预测认为,尽管存在供应链问题和劳动力短缺等不利因素,但对2022年美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行业统计数据显示,4月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24534台,同比下降47 3%,尽管依旧保持高位下降,但降幅有所收窄。环比方
记者从市矿山装备及工程机械产业链专班获悉,2022 年一季度,市矿山装备及工程机械产业链成功签约 9 个重点项目,项目招引工作实现 "
5月11日,宁夏交通运输厅召开1至4月经济运行分析暨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指挥部第二次会议。会议通报了今年1至4月宁夏交通经济运行、投资完成、
4月挖机销量数据出炉,不出所料仍然保持同比下滑趋势,但较行业预测下滑稍有紧缩。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
鉴于俄罗斯是全球主要油气生产国和出口国,失去在俄业务和资产对全球最大的5家油气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创,...
美国租赁协会(American Rental Association,以下简称ARA)发布的最新预测认为,尽管存在供应链问题和劳动...
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行业统计数据显示,4月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24534台,同比下降47 3%,尽管依旧保持高...